2021-10-15 15:16

  重阳节刚刚过去,对大多数人来说,重阳节依旧是一个稍显冷清,缺乏存在感的节日。

  “我这是不是跟社会脱节了?”

  “爸,这不怪你,是我们跟您脱节了。”

  大家保险在今年重阳节发布的微视频《暗号》,这一段“父子对话”戳中了无数网友的心。老父亲直击灵魂的一问,问到了许多人的心里。是否脱节成为子女后辈都应该认真思考和作答的问题。

  

/uploads/allimg/211015/1516313144-0.png

 

  大家保险今年倡导“重阳节,不脱节”,提出年轻人不与家人脱节,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努力做到“不脱节”,这是一个家庭在“代际交融”中无法避开的路,关心关注老年人更是一个时代进步的体现。

  在重阳节前夕,大家保险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有一半的老年人都自认为正与社会逐步脱节。他们表示,渴望有人可以倾诉、沟通,渴望融入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不希望自己落伍。有趣的是,另一半老人也信誓旦旦认为自己没有脱节,跟得上社会的脚步。

  嗅觉灵敏的商家看到的是商机,他们对各种应用做着适老化的改造,调大字号,精简功能区,推出老年人模式……但是这些操作远远不够。只是流于“表面”的关怀注定无法做到真正让老年人“不脱节”。老年人最渴望的,还是“走心”的陪伴,他们渴望着自如无障碍的“代际交流”。

  然而,中国式父母往往“心口不一”。每次都说“家里很好,不要回来”,却每天都撕下日历,倒数你的归期;每次都说“不要总打电话,好好工作”,却无时不刻不等待你的来电;每次都说“别人家的孩子”,却准时守候天气预告,感受着你的暖与寒。

  有些感情,藏得再深,也会被细节出卖。在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无论他们承不承认,他们渴望你的讯息,渴望有你的陪伴。

  不和家人脱节,做一个“知心”人,读懂那些隐藏的细节。让“不脱节”成为“心照不宣”的默契,成为自觉,成为日常。“不脱节”让年轻人对亲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重构对生活的想象和对生命的认知。

  从老年人自身来讲,“不脱节”是积极向上人生观的体现,是健康自由的人生状态。传统节日九九重阳,在现代有了敬老的内涵。调查中有老人表示避讳说老,所以不想过节。

  谁都曾经年轻过,谁都会步入中年,步入老年,这是自然规律。老年人应始终向往和保持年轻的心态,这是最珍贵的。只有在“不脱节”中积极向上,享受生活,才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解锁更快乐的人生。

  从国家的角度讲,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13.5%。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1.2%,网民的增长主体由青年群体向未成年和老年群体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养老是一家人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如何让老年人有更幸福晚年,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老去,大家保险提出“重阳节,不脱节”倡议,正是向社会传达了爱老敬老孝老的传统在现代数字生活中的新蜕变、新内涵与新思考。

  大家保险因责任而生,以保险为主业,以养老为战略突破口,围绕“一老一小”人群,开展了“大家梦想课堂”“倾听者”公益计划以及其他丰富多样的公益活动,关注长者和孩子们在精神层面的生活体验。

  桑榆不晚,为霞满天。没有人可以抵挡岁月,但总有人永远年轻。愿每个子女,每个父母,都可以笃定选择,让“不脱节”成为人生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