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号,中国停车数据互联互通平台泊链联盟发布了“2022年元旦·泊链停车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元旦期间,泊链联盟联网交易订单支付笔数突破211.8万单,联网交易停车场数突破33872个。
数据背后,不难看出,中国智慧停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该行业经历了基础信息化、平台联网化、无人化管理三个发展阶段,截至2021年5月.中国智慧停车处于发展3.0阶段。停车场实现无人化收费,车主从入库、缴费到出库一系列操作皆自助完成。
显然,智能化停车系统的渗透率还将进一步提升,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掘金”机会。从目前联网交易停车场数量、联网交易订单支付笔数和模式上来看,智慧停车行业形成了:泊链、捷顺、科拓“三强争霸”的新格局。
智慧停车行业“泊捷科”三强争霸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出行越来越普遍。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止2021年9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2.97亿辆。
且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73辆,远低于美国的837辆、澳大利亚的747辆和日本的591。对比发达国家水平,我国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而与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相对应的是,全国停车泊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国内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配比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1.3。来自2020城市停车博览会上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每年的新增泊位需求在3000万个左右,而实际新增数量不到100万个,远低于市场需求量,保守估计现下停车位缺口超过8000万个。
“停车难”、“停车时间长”、“车位浪费”、“缴费慢”已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通病。
与此同时,停车行业也正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巨大需求。数据统计,全国停车场数量在100万家以上,但大部分停车场的设备过于落后,比如大部分车场都是闸机加本地管理系统,支持电子支付的停车场仅占20%左右。
但是,停车场在线化、电子支付化、无/少人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停车场的运维和运营也在由单一的车场所有权主体运营向第三方代运营的运营方式转变。
城市智慧停车行业应运而生,成为新兴的朝阳行业。智慧停车的核心是对停车场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消除停车场信息系统孤岛的现象。通常来说,智慧停车是通过视频AI识别、云平台、线上支付、移动应用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停车场管理的智能化和业务的线上化,使车主停车简单快捷,也有利于实现停车场经营的堵漏、降本、增收。
近几年,智慧停车业务在一线城市已经形成有效的市场示范效应,应用范围和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逐步向全国范围辐射,进入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不断增长,2020年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达154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智慧停车市场规模将达2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最早开始探索智慧停车的城市是深圳市,早在2003年,深圳市就在地王大厦书城地区开展了智慧停车试点。而智慧停车行业真正迎来发展,则是从2013年以后开始的。彼时,“车牌识别“技术的出现颠覆了整个智慧停车行业,我国的智慧停车行业从“停车取卡”时代进入了“车牌识别”时代。技术的变革也激发了一众创业者的创业热情。目前市场中提供智慧停车相关服务的企业,基本都是在2013年以后进入市场的。
作为城市新基建的重要环节,智慧停车在政策层面也得到了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的支持和指导。2021年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伴随着智能化停车系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行业存在着巨大的“掘金”机会。从目前停车场数量、交易笔数和模式上来看,智慧停车行业形成了:以泊链联盟、捷顺、科拓组成的“泊捷科三强争霸”新格局。
泊链联盟创立于2017年1月,由宝和停车与停车宝联合发起。 通过赋能链接停车设备厂商及各互联网停车平台合作,提供无人化中间件解决方案,将已有停车场管理系统升级成无人化自助缴费的停车场。
截至1月4日,泊链日联网交易停车场数突破33000+;并且以每月3000+速度新增;联网交易订单支付笔数突破2118000笔,服务国内上亿车主,增速和规模位居国内停车行业前列。
来自深圳的捷顺科技,企业由生产车牌自动识别道闸起家,目前捷顺科技覆盖的国内停车场数量超12万个,在一二线城市市占率约30%,珠三角地区市占率超过50%。
旗下推出的捷停车是通过停车场云托管的方式实现前端车场运作的无人化,帮客户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增加运营收入。此前,捷顺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捷停车在300多个城市实现场景覆盖,截至11月30日智慧联网停车场约2万个,累计用户数超7300万。
科拓股份成立于2006年,作为较早进入智慧停车行业的企业,已经拥有包括涵盖智慧停车解决方案、车场运营管理服务、互联网智慧停车平台等在内的业务板块,覆盖的智慧停车场数量为8,889个,接入公司速泊智能停车云平台的停车场共有2,620个。
开放模式才是未来
智慧停车市场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用户端与停车场端的需求也在升级。车主需要更便捷、安全的停车体验,而停车场的需求则从最早的基础管控,到现在车场更希望能降本、增效、提质。
满足市场则需要行业进一步的“开源节流”。智慧停车的目的是打破信息不对称,盘活停车资源存量,但领域内众多企业依然各自为政,每个企业都推出各自的APP,数据也无法共享,信息壁垒依然高筑,市场难有大规模发展。据艾瑞咨询《城市智慧停车指数》统计,北上广深停车场车位空置率为44.6%,二三线城市停车场更甚。
“停车不是某一家公司就能做好的,它必须是很多家公司组成一个联盟,一起把它做起来的。”泊链联盟董事长杨义平表示。
四年前,泊链打破停车信息孤岛成立停车产业联盟,提出停车无人化并引入支付分润和广告分润,提出“共享值班室”的超前理念。
泊链联盟停车产品负责人赵书瑜表示:“我们坚决不卖硬件,不做这些伤害行业伙伴的事。泊链要做的是PaaS,是一个集接口、模块、服务等于一体的停车基础设施平台,充分赋能厂商个性化开发,让每个厂商轻松拥有自己的平台。”
具体来说,泊链PaaS具有无代码/低代码化、API/SDK化的特点,可以帮助行业厂商分担类似支付、数据上报、个性定制等耗时费力的非核心业务开发工作,来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同时通过支付、广告等营收分润,为厂商增加收入。
杨义平表示:“停车系统托管趋势已成,强烈建议工程服务商认清趋势,提早布局,扛过困难期,渠道商下沉为托管服务商或上升为厂商,生产厂商加大对托管服务商的扶持力度。”
放眼未来,泊链联盟持续为停车厂商合作伙伴赋能,全力打造日订单过1000万的互联网停车企业,为早日实现停车互联互通、缓解停车难贡献泊链力量。
抓住智慧社区、智慧充电的未来
随着智慧停车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行业玩家也在重新思考自己所处行业的定义。杨义平表示:“智慧通行才是我们这个行业最准确的定义,智慧通行+X平台,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未来要共同追寻的目标。”
当下,泊链联盟要抓住智慧社区、智慧充电带来的机遇。
首先来看智慧社区。泊链联盟智慧社区负责人徐伟表示:“未来泊链会以停车为出发点,打造智慧社区通行解决方案,通过智慧社区开放云平台连接设备厂商、工程服务商、运营服务商、运营商建设智慧社区。”
具体而言,智慧社区将解决人通行、车通行、机器人通行,通过智慧社区开放平台让设备互联互通、广泛覆盖人、车、机器人通行、物业缴费、车充电、洗车等社区服务。通过人与人、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互联互通,不断利用数据的能力为企业、个人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通行服务。
打造智慧社区是帮助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利民之举,近两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和支持老旧小区门禁系统改造、电梯控制、以及两轮电动车充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实现“一钱多用”。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智慧社区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国内智慧社区市场规模达5405亿元。其中,包括了门禁、梯控、两轮车充电等数百亿级别的细分市场。
其次,泊链联盟接下来还将发力电动车充电桩市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疫情逆势上升,达到了136.73万辆的新高,同比2019年增长13.4%。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台。
随着上游新能源汽车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对于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需求也逐步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充电桩设备累计数量为222.3万台,巨量的市场空间和需求还未满足。
“停车位慢充是趋势,车的90%以上的时间都是停在车位上的。未来每个停车场都会标配慢充桩,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车主长时间停放的时间,来实现安全充电。”泊链联盟充电桩负责人周志琪表示。
泊链联盟将作为独立运营商或者联合运营商投入充电桩,建设公用充电桩,收取充电服务费,分享服务费分成。
“未来停车设备厂商服务商们应该认清趋势把握机遇,投入到充电桩相关基础设施的生产中,工程服务商们应该加入充电桩的服务和运营,来实现自身盈利模式的升级转型。”周志琪说道。
从智慧停车升级为人行、车行、机器人通行于一体的互联互通PaaS平台,泊链一直秉承“开放开源”的理念,目前已开发停车、充电、梯控、门禁等通行物联网支撑系统。
“互相成就,携手同行,泊链的成功,就是联盟伙伴的成功。”杨义平表示,未来泊链还将继续联合广大设备商和工程服务商,共同实现“一码在手,通行天下”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