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为期4天的2021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在保利世贸博览馆3楼5号馆闭幕。此次博览会是公共艺术领域的首个专业博览会,以“唤醒公共艺术力量·彰显城市人文精神”为主题,以建立国内领先的公共艺术交易平台为宗旨,五大展区,包括数字装置艺术(A区)、公共艺术项目(B区)、当代雕塑(C区)、美学生活/潮玩(D区)、城市空间(E区),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城市建设各个层面的参与者、各类空间的运营者、市民等带来更多美学与功能性融合的公共艺术选择。
首个公共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展现了本土艺术生态的多元生长,在全国目光聚焦的同时,更呈现广州这座城市的蓬勃艺术生机。
广州数字艺术市场发展迅速
专业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期
“整体的展览效果超过预期,观众多数为专业、高质量的群体”这是来自上海风语筑和马努艺术、凡拓数创等数字艺术参与单位对本次公共艺博会的一致评价。
首次将”元宇宙“概念以展览形式对外亮相的风语筑此次展览负责人刘先生谈及为何将如此重要的展览首站落地在广州的公共艺博会现场时表示:”广州整体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强,这种强度甚至超过上海等一线城市,高精尖的数字艺术项目反而是输入/落地广州,这是数字艺术市场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其次,以往我们参加展览活动多数纯粹是数字艺术同行业的交流,但是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这个平台的包容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它能够为我们带来同行交流的同时亦成功为数字艺术企业搭建与公共艺术创作者如雕塑艺术家等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于数字艺术企业未来的创作和发展会有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及项目初次亮相的效果,刘先生表示超过预期:“专业观众非常多,目前一些艺术中心、展览馆、民宿、商业综合体对于合作的兴趣非常高,不少已经约定了后续洽谈事宜。此外超出我们预料的是,不少艺术家在展览的呈现方式上也有希望能与风语筑达成一些合作。”
来自上海的马努艺术运营总监王俊峰表示:“对于整个疫情期间,许多专业展会延迟/取消的情况下,组委会能够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邀请到如此多的含金量非常高的专业观众我们作为参展单位这点我认为非常棒。目前我们已经约了多波意向的合作客户前往上海的马努艺术中心参观和交流,对于后期的合作我们也非常有信心。”
谈及参与此次展会的原因,王俊峰则告诉主办方:“实际上马努艺术此次展示的作品类型是去年刚推出面向上海市场。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上海市场推出的同时,广州许多的设计师联系到我们,并且有好几个项目与广州的企业达成合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更认为马努有必要在广州作个正式的亮相,而首站,便是城市艺术季。此外,广州在城市更新、旧城改造、乡村振兴等民生工程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人文、艺术是未来民生工程的重要方向,而数字艺术则为民生工程提供了重要载体和方式。”
前不久与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合作打造赛博朋克新媒体服装大秀的映想力光影社创始人陈楹对于广州数字艺术市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广州本土的数字艺术企业、艺术家、院校的创作能力和制作能力非常高,他们对于数字艺术整个概念的理解、传达、呈现、转化以及对市场的把握等方面能力都很突出且不逊色于上海等一线城市。虽说当前广州对于数字艺术这一媒介的整体使用没有上海那么大范围,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市场发展潜力非常巨大。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专业交流平台。
20年深耕数字创意行业的本土数字艺术企业代表凡拓此次携“共生之境”参与,彰显了其创意与创造力。凡拓此次展览负责人欧少阳告诉组委会:“吸引了来自商业运营、城市规划、城市更新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和专业观众驻足观赏。”在观看过程中,观者不时与工作人员一起探讨“共生之境”背后的艺术理念,了解展项的设计创作故事和其他凡拓经典案例。以“共生之境”为代表的凡拓多媒体展示技术更是得到了现场不少观众的称赞与认可。
老中青三代雕塑艺术家
联袂呈现本土公共艺术生态
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类型,此次展会现场汇聚了本土老中青三代共计10位雕塑艺术家包括(潘鹤)先生、陈克、潘奋、林国耀、吴雅琳、曾振伟、梁永标、夏天、吴德灏、贾江宏的多件代表作品。这些或庄严具有历史感、或记录重要事件、或细腻、或趣味的公共艺术作品共同呈现在现场,展现了不同时期本土公共艺术的生态特色以及艺术家的探索、创作方向。
其中,老一辈代表(潘鹤)先生的《艰苦岁月》、《开荒牛》、《珠海渔女》等作品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城市精神乃至中国本土精神文化的代表。一定程度上来说,(潘鹤)先生的作品更多是从亲历者的视角和对时代精神最直观的解读进行创作,他及他的作品见证和记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巨大成就与社会变迁以及民众的精神诉求。位于广州南站刚刚落成的公共艺术作品《詹天佑》则是主要出自于(潘鹤)先生之子潘奋之手,是对历史重要人物的致敬亦是对城市精神的提炼。
(潘鹤)先生 《开荒牛》
陈克、潘奋、林国耀、吴雅琳、曾振伟、梁永标作为中生代雕塑艺术家的代表,他们的作品更多展现的是对集体精神的凝聚和对时代精神的象征。以陈克的作品《陕北红军迎接毛主席》、《英雄广场》为例,除了对历史重要红色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题材的记录和再现,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和中华人民的勇敢、无畏以及团结和力量的象征意味。梁永标的《疯马》系列作品则展示艺术家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充满趣味感。曾振伟的作品则是对当代城市精神的挖掘和呈现。其位于广州金融中心的公共艺术作品《未来之门》整体冲天、张扬、澎湃、激昂,旨在用视觉的震撼唤起了民众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向往。
夏天、吴德灏、贾江宏作为新生代雕塑艺术家的代表,他们的作品从题材到形式语言都非常丰富,不仅展现出种种独特的想象,体现青年一代雕塑艺术家的天性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在不断拓宽“当代雕塑”的定义。夏天《江流有声》、《山水》等作品以中国山水与书法文字营造中国古典诗词意境,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吴德灏的作品创造性的从生姜的形态出发,通过艺术创作,呈现生姜的艺术化形象,凸显艺术家对生命的探索。此外,吴德灏还通过艺术介入乡村(如策划“大隐于田——2020首届乡村当代雕塑展)、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如作品亮相工美港、广州维多利广场),让大众接触当代公共艺术。
如果说老一辈雕塑作品是对时代精神的沉淀和解读,中生代的雕塑作品更多的是对重要历史题材、事件的再现,而青年雕塑艺术家的作品则更具当下视野和大众审美趋向,用新奇、有趣的方式展现本土文化层次、彰显文化内容,使得大众的生活变得富有诗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众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此次老中青三代雕塑艺术家的聚集,不仅系统了呈现不同时期、不同年龄段的雕塑艺术家的创作风格、特色,更是凸显了本土公共艺术生态特色。而首次举办的公共艺术博览会在聚焦老中青三代雕塑艺术家的同时,亦将成为培养公共艺术市场所需要的肥沃的土壤。
正如潘奋所说:“如何让整个社会看到公共艺术的存在,专业艺术博览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首个聚焦各方资源、打通供需壁垒、引燃行业热点的专业公共艺术博览会的平台效应为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梁永标如是说。
公共艺术展区引大众打卡
多类型作品呈现多样且有生机的公共艺术面貌
如何在艺术的滋养与赋能下,展现出公共艺术先行的独特可能性?本届公共艺术博览会给出了答案。在城市艺术季组委会看来:“城市艺术季这个平台的意义就是为广州这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增添当代文化魅力。公共艺术作为呈现当下、着眼未来的一种文化生态,能够真正体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发展进程,并起到先导作用,助力整个城市提升,在多元艺术的交流和互动下,使得广州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未来发展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深圳市公共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奕木艺术、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敦行公共艺术设计院、上海纾源雕塑、方园雕塑、奥雅设计、山水比德等从公共艺术创造的独特的视角、观念框架与文化联系中出发,把彼此城市生活经验相互分享,在独立不同的事与物连接在一起的交流机制,将不同的语言、观念、经验、态度建立关联性,用公共艺术激活艺术对于公众和城市的赋能的更多可能。在这里,有“比心的女孩”、“吃面的小熊”、“飞起来的大鲨鱼”、“想爬高高的河马”……各式各样的空间艺术项目呈现出了多样且有生机的公共艺术面貌。
展会入口处由敦行公共艺术设计院为本次公共艺术博览会量身创作的两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舒》和《快乐分子》展现公共艺术的开放性的同时,也通过轻松、欢快的题材呈现吸引更多公众走近艺术。
上海奕木艺术作为此次展览现场的网红展区,憨厚可爱、神态动人的熊吸引了一大批艺术爱好者排队打卡。“给大家呈现出一种观察生活的不同视角,让公共艺术潜移默化地进入日常,这是奕木艺术希望达到的。”
深圳市公共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的夏天老师则说到:“此次公共艺术展览的成功落地是本土公共艺术前进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不仅为作者多维度展现当地的特色文化符号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处理好公共艺术与文化生态、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参考。”
广东建艺公共艺术设计院此次展览的作品涵盖了装置、雕塑、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模型)等,在艺术类型上,更加关注公共性和多元化,意在与参观者有更好的沟通。
公共艺术链接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的更新变化围绕人居展开。在展会现场,与人息息相关的城市空间设计作品亦被观众所留意、关注,有更多人有兴趣了解公共艺术在生活中出现的场景空间,如公园、菜场、地铁口、商业街等等,为日常繁复的生活增添艺术色彩,而这,恰恰是奥雅设计、山水比德等展示和传达的要点。
六大论坛活动探索公共艺术领域热点问题
此次公共艺术博览会期间还举办了【路径探析:城市更新风口之下空间如何锻造竞争力?】、【数字艺术产业发展论坛:聚焦新维度、新业态、新模式】、【乡村振兴如何借力公共艺术】、【城市开发中公共艺术的多重角色】、【公共艺术的情绪表达】、【新动大湾区-发布全国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和广东三旧改造年度发展报告】等论坛活动,汇聚了王中(视频)、李宝章、黄鼎曦、曾振伟、丘丽芳、谭旭、张宝贵(视频)、沈康、洪荣满、宋晓东、林日新、陈楹、覃万富、张培定、夏天、黄衍生、柯世明、宋刚、易可、李琦、户田芳树(视频)、连学辉、黄飞春等公共艺术实践、空间运营等各个领域行业大咖、专家学者,从城市更新、数字艺术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共同探讨公共艺术介入与应用的最佳实施路径,为各领域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在由广东省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协会、南方日报、南方+联合主办的【新动大湾区-发布全国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和广东三旧改造年度发展报告】活动现场,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与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公共艺术赋能城市更新。
协会秘书长庾来顺表示,“作为全国首个省级三旧改造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肩负着行业使命和担当,一直致力于推动广东省“三旧”改造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城市更新不仅是有机更新、人文更新,还需要从业的情怀和公共艺术,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注入艺术的魅力。”
期待城市艺术季能够成为广州的文化名片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柯显东一行莅临会展现场时对于整个项目的立意和呈现效果给予充分肯定。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柯显东一行莅临公共艺博会现场
中共天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雅文一行莅临公共艺博会现场
如城市艺术季学术委员会专家潘奋所说:“这是广州首个属于本土的公共艺术博览会,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参与者,我们看到整个展会现场呈现的效果非常好,这不仅是指展会本身,包括观众的参与度、论坛活动的深度,未来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这个平台的力量会逐步的散发出去,期待这个品牌能够成为广州的一张文化名片。“多家参与单位如是告诉组委会。
参与单位的认可、采购/参观群体的好评、专家学者的支持、专业协会/机构的的关注、媒体伙伴的热情以及组委会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让本届城市艺术季-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的首次亮相尚算圆满。
未来,希望它作为公共艺术与城市、公众对话的博览会,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城市建设各个层面的参与者、各类空间的运营者、市民等带来更多美学与功能性融合的公共艺术选择。(朱杰)